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聚焦 > 正文

新闻动态

青春榜样牛国栋——中央电视台对乐鱼官方体育网站优秀毕业生牛国栋进行专访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中央电视台、太原晚报 发布时间:2018-07-13 11:59:48 点击:

近期,中央电视台CCTV-12社会与法频道《道德观察》栏目组到太钢,对全国青联委员不锈冷轧厂连轧作业区大班长,乐鱼官方体育网站轧钢09班毕业生,十八大代表十九大代表牛国栋进行专访,制作播出的专题片《青春榜样——牛国栋》,引起广泛关注。

18分钟的专题节目《青春榜样——牛国栋》,讲述了牛国栋始终践行“当一名好工人,合格工人”的诺言,在岗位上勤学肯钻、勇于创新,用实际行动得到大家的认可与尊重的故事。 

同时,太原晚报对牛国栋进行了报道,原文如下:

奋斗,才能得到尊重


640.webp.jpg


“其实现在回头想来,一个人的未来真的不是梦,关键是看你愿不愿意坚持追求、努力奋斗。”回想过往,牛国栋感慨万千。刚进厂的时候,年轻气盛的他特别渴望得到周围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后来才渐渐明白,尊重不会凭空而来,尊重是靠自己踏踏实实的奋斗一点一点赢来的。1997年,年仅22岁的牛国栋从一名普普通通的轧钢工人起步,他用心观察、认真学习、勤于思考、不懂就问。为了更好地掌握轧钢技术,他白天在厂里学习实践,晚上回家闭着眼睛还要模拟各种轧钢手法,反复回顾技术要领。看到牛国栋勤快又好学,老师傅们也都乐于教给他各自的“绝活儿”。不到一年时间,牛国栋就成了班组里的技术能手……此后,他继续卯足了劲儿努力奋斗,一次一次刷新着人们对他的认识。2006年,年仅31岁的牛国栋,在太钢第27届技术比武中一举摘得轧钢“状元”桂冠,次年再次蝉联冠军。这期间,牛国栋因工作出色当上了班长,还被派去德国培训。 

从轧钢工人到轧机主操、带班班长、再到大班长。一个个岗位,一步步走来,在太钢工作的20年里,牛国栋努力奋斗,刻苦钻研,用实际行动一点一滴赢得了自己的尊严和荣誉。凭借自己的专业实力和贡献价值,2012年,他光荣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2017年,他再次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他还先后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在很多太钢人眼里,牛国栋这个人就和他的姓一样,的确是个“牛”人。

学习,才能不被淘汰


640.webp (1).jpg

一路走来,牛国栋从普通轧钢工人成为技术大拿,如今成为全国青年人的青春榜样,学习在其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牛国栋坦言自己作为一名中职毕业生,在人才济济的太钢并不占优势。在生产中,当年学到的知识远远不够。他的秘诀就是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就学什么,带着问题去学,和工友们一起学。他告诉记者:“拿我们冷轧厂来讲,到目前为止,冷轧钢机技术升级就已经是第四代了。如果你不学习或者学习得太慢,工作肯定感到力不从心。怎么办?就是坚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有了什么新技术,我们就学习,使自己能够很快掌握这项新技术。只有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只有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才能全身心投入,干出成绩。” 

为了学习,牛国栋甚至有点不顾一切。结婚最初几年,牛国栋和妻子的收入都不高,除去还房贷和家里的必须开销,总共就剩50元了。有一天,他看到一本自己心仪已久的专业技术书籍售价30元,犹豫片刻后,还是选择了购买。妻子发现后有些生气,埋怨他拮据得连日子都快挨不下去了还有心情买书看。但牛国栋却不后悔,他认为投资到学习中的钱,从来不会亏。爱学习的牛国栋还获得了全国“百姓学习之星”光荣称号。而正是凭着这股不断学习的劲头,牛国栋的业务水平也蒸蒸日上。2012年初,太钢引进了世界规模最大、填补国内空白的宽幅光亮板生产线,但是外国专家对核心技术守口如瓶,操作时问题不断。牛国栋主动请缨,担任宽幅轧机大班长,开始了新的富有挑战意义的设备调试工作。由于善于学习、刻苦钻研,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他们就实现了一次过钢成功,试生产15天后即开始正式投产,创造了单机架轧机调试时间最短、投产最早、产品质量起点最高纪录,比通常从试车到投产的3个月时间大大缩短。而凭着爱学习的劲头,牛国栋创造了三项以他名字命名的先进操作法,不仅把产品的合格率从75%提高到了90%以上,还让轧制断带的次数降到每月0.5次,每月减少损失上百万元。 

 “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这已成为牛国栋学习型班组建设工作的座右铭。

创新,无时无处不在


640.webp (2).jpg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一个人不断进步的生命历程中,学习和思考就像是一对儿孪生兄弟密不可分。除了学习,不断的思考创新也是牛国栋快速成长的“法宝”。 

“我认为创新就是为生活和工作创造便利,让你的操作过程更顺畅、更高效、更安全。”牛国栋说,“之前我就遇到一个小姑娘,我看到她带着手套还可以玩触屏手机,我就仔细观察,原来她在手套的食指上掏了个洞,既方便了玩手机还可以保暖,这就是创新。”在他看来,创新是不分行业不论大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

牛国栋举例说,“以前,我们往产品上贴的都是大标签,不干胶粘到不锈钢卷上清理不下来;现在把标签缩小了,可以直接粘到钢卷的绷带上。小小标签的创新,为顾客省了清理的麻烦,为企业降低了成本。就是这种小小的创新,日积月累,时间长了,企业就会越来越有竞争力。”

 

正是这种脑洞大开,从身边一件件小事的创新开始,一点一滴的量变积累为牛国栋带来了巨大的成功质变。2011年,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牛国栋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工作室先后被评为太原市、山西省、国家劳模创新工作室,截至2016年12月,该工作室累计创效8000多万元,取得国家12项专利,完成创新项目攻关52项。

而这些不断的创新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13年牛国栋提出的“控制悠卷断带五步法”的个人操作法创效347万元;2014年负责的“优化12#轧机轧制工艺,提高 BA 板命中率项目”创效1200万元;2016年总结的“焊缝连续通过五机架连轧机一减二抬三调整”操作法创效1026万元……牛国栋通过创新带领他的班组呈上了一份完美的成绩单。

敬业,方有“工匠精神”

对于牛国栋而言,最初并非只有做太钢工人一条选择,他当年已经通过了公务员考试,还通过了飞行员各项考核。但是经过一番抉择他还是坚持了自己最初的想法,选择了一开始就心神向往的太钢。他说自己非常喜欢太钢那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操作车间,各种融合了人工智能的机器让他兴奋,他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一个让人刮目相看的很“牛”的太钢工人。而这一切,离不开他的“工匠精神”。

 

牛国栋认为“工匠精神”就是一种职业精神,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失败、爱岗敬业、精益求精。“通俗地讲就是不管干啥,执著坚韧去追求完美。”而这种工匠精神离不开一种充满责任担当的主人翁意识。把太钢当成自己的家,把太钢的事都当成自己的事,爱好自己小家的同时也要爱好太钢这个“大家”。带着这样的情怀和使命去工作,“工匠精神”水到渠成。

“2016年,当我参加工作20年来第一次听到有关报告中提出‘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兴奋得一晚上没睡好觉。”牛国栋回忆说,“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工匠精神的论述,更是说到我们一线工人的心坎上了,我希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成为风尚。”

“工匠不会凭空产生,工匠精神不能光说不干。”牛国栋说,“过去也有工匠,也有工匠精神,但是没有人去总结、关注。工匠精神需要环境,需要各方面的政策支持。”但是怎么能培养更多的工匠呢?牛国栋认为,首先要改变歧视和轻视普通劳动者的陈旧观念,同时要有效地提升产业工人、工匠队伍的工资待遇。“作为劳动者自身来讲,打铁还得自身硬,干一行,就把应该掌握的知识、技术、技能掌握好。要成为工匠,就要有‘牛劲’、有技术、有责任、讲拼搏。”牛国栋说。1975年出生的牛国栋已算不上“青春”,但是不惑之年的他却用自己的经历向青年们作出了关于“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的最好诠释。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咱们都是做青年工作的,咱也是青年,首先咱也得兴,咱也得强!”现已是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的牛国栋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