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家庭、学校、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大学心理工作者如何正确应对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应综合这四个因素进行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工作,而不能仅仅简单的依据当前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症状进行干预,及类似于临床治疗中的对症治疗。如学生近期出现注意力下降,白天身体困乏无力,夜间睡眠质量差,多梦等,伴随有烦躁,焦虑等情况。这些症状在心理学上属于“神经症-神经衰弱”的表现,在具体的心理干预中,应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到矛盾点后制定完善的心理辅导计划,而不能单纯的症状干预或药物治疗。 因此对待每个处于心理危机中的学生,我们心理工作者应有放眼全局的观念,而不能仅限于解决当前症状。
在心理危机的干预过程中,仅仅依靠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就如解决心理危机不能单方面处理一样,对于心理危机学生的干预也应是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如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个人意志力与正确的认知等。在学校心理工作中只有从这样的角度出发,才能收到最好的心理干预的效果。
现在重点就个体在心理危机中的关键作用与解决危机的正确途径进行阐述:
一.通过学习心理健康知识解决心理危机的方法。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直接提升大学生心理挫折的承受能力、应对危机的免疫力。而心理素质的提高在于不断的充实心理健康知识,运用心理健康知识解决自身心理发展遇到的各种问题。心理工作者可以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心理素质提高训练等方式进行操作。
二.培养学生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学校组织的各类实践活动。人的心理是在社会活动,社会实践中形成与发展的,因而建议学生多参加人际交往,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锻炼危机处理能力,增强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培养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自我心理调节是学生心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离开自我调节,心理健康则无从谈起。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应具备一定的心理调节的能力。大学生心理调节经常采用的方法如下:
1.合理宣泄。在适当的场合下,合理的宣泄自己的情绪,可以起到心理调节的作用。要学会合理进行宣泄,在心理辅导老师指导下进行,不可采取盲目的宣泄行为,造成不良后果。如无端迁怒他人或物,打架等不良行为。
2.语言暗示。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恰当的运用语言暗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出现的心理问题。如面对冲突时,自我暗示自己,鲁莽的解决方式是最为原始的、最不恰当的方法,暂时回避,冷静处理才是对自己最为前党的方法,回避暂时,但不是代表我的立场不正确。
3.理智调节。大学生往往好强气盛,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易出现过于强烈的情绪反应,情绪的失控而产生难以挽回的后果。因此要培养学生学会理智的调节自己的心态,让理性战胜感性。
4.转移注意力。在心理自我调节过程中,转移注意力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如当情绪不佳时,可以外出参加一些活动,换换环境,因为新的刺激可以使人忘却不良情绪的刺激。在转移注意力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有意识的强迫自己去进行转移,但需要有心理辅导老师进行技巧的辅导。
5.换个角度看问题。学过哲学的都知道矛盾论,科学界也有正物质与反物质之说。具体到每件事同样具有这样的特性,即事件的两面性或多面性。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考虑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换个角度看问题,发现事物的另一面,增强自信,保持乐观的情绪。
四.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心理辅导从而可以及时寻求并获得心理援助。尽管大学生存在很多心理问题,但是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只占问题学生的一少部分,因此需加强心理健康的宣传力度,加强普及心理学基本知识。此外对于心理危机程度较为严重的学生,应该参照学校心理危机预案进行及时干预。
五.心理健康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存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部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措施可参照《学生心理工作手册》第四章“心理危机监测与干预办法”进行,即当前遇到无法解决的学生心理障碍应及时向校、系心理辅导部门进行申报,以便在最短时间内对心理障碍学生实施心理干预。同时对于中重度的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征兆的学生要及时转介到当地精神卫生医疗部门进行治疗,以将危害程度降为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