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说,迄今为止关于心理健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一般有四个标准,一是经验标准,即当事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判断自己的健康,研究者凭借自己的经验对当事人的心理健康进行判定;二是社会适应标准,以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常态为参照标准,观察当事人是否适应常态而进行心理是否健康的判断;三是统计学标准,依据对大量正常心理特征的测量取得一个常模,把当事人的心理与常模进行比较;四是自身行为标准,每个人以往生活中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模式,即正常标准。目前在心理学界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时,重点放在“发展的健康观”,即更多的大学生在发展中面临许多人生的课题,心理危机与心理困难也都是在个性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就此目前综合发展健康观与4个标准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正常的智力。
大学生智力正常主要表现为:思维能力、想象力、记忆力、注意力等智力要素正常;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能保证一定的学习效率,无学习障碍。
二、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即自我意识明确,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表现为:自我观察良好。对自己的能力、性格、优点及缺点能做出比较恰当的评价;自尊心、自信心适度。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能够正确接纳自我。有良好的自省自检能力,即能正确审视和检查自己的言行,正确处理个人与环境的关系,能及时修正自己的现实需求不进一步向欲望发展。
三、较好的调节情绪和控制情绪。
大学生健康的情绪主要表现为:愉悦的情绪多于悲观的情绪;肯定的情绪多于否定的情绪;情绪稳定;情绪反应是由适当的情景引发的,反映的强度与这种情绪的情景相符;情绪波动时,思维能保持清醒不混乱。
四、拥有统一完整的人格。
人格是人一生中较为稳定的心理状态的总和,由能力、气质,性格三部分组成。大学生人格完整一般表现为: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把自己的需求、目标、行为统一起来。
五.健全的意志。
意志是指为了完成某个目标,在进行选择、确定、执行过程中的心理特征。意志健全的大学生的主要表现为:在各种活动中对自己的活动有明确的的认识,能自觉确立一定的目的,并予以坚决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善于克服盲动和消极的情绪;善于帮助自己去执行已经做出的决定。
六.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环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较为重要的条件和途径。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主要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能用尊重、信任、友善、理解的态度与人相处;在交往中,能保持独立的人格,有自知自明,不悲不亢;能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能融入集体,与集体行动保持协调;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友善、同情、信任)多于消极猜疑的态度(猜疑、嫉妒、敌视)。
七、对现实和环境良好的适应性。
能否对变化的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能力是判断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指标。对现实和环境良好适应力主要表现为:能在环境变化时做出积极反应和评价,主动调解个人行为符合新环境的要求(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社会现状有清晰的认识;能抵制环境中的消极影响,及时修正自己的需求,是自己的思想、行为与社会相符)
八.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与年龄相符。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具备精力充沛、勤学好问,反应敏捷、喜欢探索等特征。过于老成、过于幼雅、过于依赖他人,以及严重偏离自己所处年龄阶段角色要求均应视为心理异常的表现。
正确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标准的相对性。事实上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也并无明显界限,而是一个连续化的过程,如将正常比作白色,将不正常比作黑色,那么在白色与黑色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域----灰色区,世间大多数人都散落在这一区域内。这也说明,对多数学生群体而言,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面临心理问题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应积极加以矫正。与此同时,个体灰色区域也是存在的,大学生应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及时进行自我调整;人的健康状态的活动在于一个人产生了某种心理障碍并不意味着永远保持或行将加重。这是一个发展的问题。,反映到心理上形成心理冲突是非常正常的。许多发展性问题是可以自行解决的。
2.整体协调性。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应以心理活动为本考察其内外关系的整体协调性。从心理过程看,健康的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完整统一的协调体,这种整体协调保证了个体在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的高度准确性和有效性。事实表明,认识是健康心理结构的起点,意志行为是人格面貌的归宿,情感是认识与意志之间的中介因素。从心理结构的几方面看,一旦不能符合规律地地进行协调运作时,可能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困扰或问题,从个性角度看,每个人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稳定的个性心理,一个人的个性在没有明显的剧烈的外部因素影响下是不会轻易发生变化的,否则说明其心理健康状况发生了变化。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看,每个个人在其现实性上划分成不同的群体,不同群体间的心理健康标准是有差异的。三是发展性,事实上,不健康的心理可能是人的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发展性问题,其症状随着发展而自行消失。